光子臭氧用于真菌杀灭的观察
1.材料
1.1
便携式交直流两用臭氧发生器(简称光子臭氧发生器),属高新科技专利产品(专利号:89211425.8)。功率:4W/只,电压:220V或DC6V,容积5L(塑料袋)。
1.2 真菌由自来水或大气自然污染中分离。
1.3 小号玻璃培养皿,15只。
1.4 Eagle培养液,日本产。
2.方法
2.1
将小号玻璃培养皿用自来水洗涤后,打开皿盖,暴露于空气2-3小时(h),再移入56℃衡温箱内干燥2-3h,然后分成对照及试验两组。
2.2 试验组置于容积为5L的塑料袋内,同时放入功率为4w/只交流电光子03发生器,以>100mg/m3
03浓度,按不同时间进行灭菌。
2.3 将平皿按有无作03杀菌来划分对照及试验两组,其他操作内容两组相同;分别按无菌操作加入真菌培养液,每皿3ml,置于37℃衡温箱内孵育足五天观察结果。
2.4 培养液按配方制备后,分装小试管,每管3ml,再行121℃高温高压消毒15分钟,后置冰箱内备用。
2.5 观察指标
2.5.1 培养液是否混浊;
2.5.2 培养液面有无菌落;
2.5.3 培养液内有无絮状菌丝出现,以单个菌丝团为单元进行计数;
2.5.4 以培养液清晰、液面无菌落、液内无菌丝为阴性,反之为阳性。
2.5.5 对照组:包括培养液作空白对照;未经O3杀菌的平皿作为阳性对照。
2.6 灭菌率:对照组菌丝团数-试验组残存菌丝团数×100%对照组菌丝团数
3.结果
O3作用时间(h) |
|
|
|
|
|
|
样品总数(件) |
|
|
|
|
|
|
阴性数(件) |
|
|
|
|
|
|
阳性数(件) |
|
|
|
|
|
|
阴阳比例(件) |
|
|
|
|
|
|
转阴率(%) |
|
|
|
|
|
|
表1光子O3对真菌作用时间与转阴率观察
注:从阴阳件数比例计算转阴率
表 l 显示:当03作用1.3h,其转阴率未超过50%;当03作用4h,其转阴率上升到66.7%:当03作用6h,其转阴率达到100%。由此表明,随着O3对真菌作用时间的延长,其转阴率也随即提高。
表 2
对照组显示:如序号(2)、(3),其菌量为9、10,及序号(4),其菌量为190、210所示,平皿洗涤后,打开皿盖,暴露于空气与否,后置56℃衡温箱或室内干燥,其受污菌量则无明显差异。
4.讨论
4.1 O3对真菌的杀灭作用。按真菌培养要求,以一日24h连续培养5日(120h)未出现菌丝团为阴性。如表l所示,当O3浓度>100mg/m3(即>0.1mg/L),实验发现03能完全杀灭真菌,但03需持续作用4-6h。采用如此高浓度03才能杀灭真菌,也显示真菌的抵抗力非同一般,比细菌强得多,甚至比灭活乙肝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的03浓度(>60mg/m3/h)(1)还要高,时间长。03对真菌的杀灭时间竟需达数小时,这与真菌的结构有关,真菌的细胞壁厚而坚固,它由多糖和多糖蛋白复合物构成。大多数真菌胞壁的多糖是几丁质,它是一种含氮的多糖。据1936年有学者在密闭的容器内用环氧乙烷80mg/L杀灭面包店设备上的霉菌孢子,发现达到灭菌时间为16h;1946年又有学者以提高环氧乙烷浓度为160mg/l于密闭容器内,86℉下杀灭琼脂斜面上生长的真菌,3h达到灭菌(2)。众所周知.环氧乙烷穿透性强,杀菌率高,但毒性残留明显,难以用作食具消毒,更不可直接用于食品消毒。
4.2 03杀灭真菌的机理探讨。03既是属于过氧化物类高效、快速、安全、无残留的洁净消毒剂,又是属于氧化还原电位高(2.07
ev)的强氧化剂。03能杀灭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芽胞、原虫、包囊及虫卵等。它能氧化分解细菌的葡萄糖氧化酶、脱氢氧化酶,还可直接与细菌发生作用,导致细菌物质代谢氧化还原过程的破坏,使菌死亡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,微生态学将生态扩展到分子水平。其实无论蛋白质或核酸分子均属有机物,它们都是由碳、氢、氧、氮及磷或硫(C、H、O、N、P或S)组成(3)同时,病毒的衣壳体是由许多蛋白质亚单位即壳微粒组成。蛋白质则由多链组成,核酸又由连在一起的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(一)
100 |
(一)
100 |
(一)
100 |
|
用自来水洗涤平皿后,暴露于空气2-3h,再分对照和试验两组
|
|
|
|
|
|
|
|
|
(一)
100 |
(一)
100 |
自来水洗涤平皿后,暴露于空气2-3h,后置56℃衡温箱或置室内干燥,再分对照和试验两组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自来水洗涤平皿后,暴露于空气2-3h,后置56℃衡温箱2-3h,再分对照和试验两组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自来水洗涤平皿后,直接置于56℃衡温箱2h,再分对照和试验两组
|
|
|
|
|
|
|
|
|
|
|
表2 光子O3对真菌杀灭观察
注:从灭菌量计算灭菌率
核苷酸链组成。其中—OH,从整体看,它是电中性的(R-OH),但从基团的内部看,它的一部分带有更多的负电荷(如氧原子),因基团的这部分(R-OH)有“额外”的成键电子,所以带负电;另一部分带有更多的正电荷(如氢原子),基团的这部分缺乏成键电子,所以带正电。若有另一个相似的基团靠近,正、负电荷之间互相吸引便生成一个弱键,即称氢键,如多肽的基团之间或核苷酸的硷基之间以及在DNA或RNA分子里的硷基配对均容易形成氢键。虽然单个氢键非常弱,但是很多氢键在一起,从而构成植物细胞坚韧的细胞壁。现再看03,它是属强氧化剂,氧化电位高,凡电负性高的元素能强烈地吸引电子、氧化对方,还原自己。氧化结果,导致核酸分解,蛋白质解体;抗原变性,检测转阴;代谢终止,菌体死亡。
4.3
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危害。本实验所述对照组显示,自来水或空气中均有大量真菌存在。有报道:(4)牙签、棉签也有真菌污染,牙签中总检出率高达47.5-70%;灭菌棉签中总检出率为12.5-23.3%。这与其它学者的报道:(5)“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,无论是水、空气、土壤、还是动植物上,均有真菌的存在”基本相符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,有些植物寄生性真菌和腐生性真菌产生的毒素,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病性。在消毒学上,对这类真菌及其毒素也应倍加重视。由于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真菌污染食物的机会也特别多。大多数真菌在食物上的生长繁殖可造成食物的腐败变质,但一般不致病,少数真菌还可导致真菌病,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食物的微生物污染和食品的消毒灭菌是当今学者深为关注的课题。此外,在实验室的器材中,有不少是由塑料制品替代,如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塑料板,不宜用高温高压作消毒灭菌,而先用酒精浸泡24h,随后再用紫外线照射数小时,还难免仍有细菌真菌污染。制备单克隆过程,一旦遭受污染,则会影响总体实验材料全功尽弃。在此情况下,若将塑料板采用高浓度03消毒灭菌,它既能缩短消毒时间(<6h),减轻劳力,节约耗资,且可确保消毒灭菌高效快速。
光子03制备原理与传统高压放电产生03不同(6)它不用高压电,不产生有毒有害的氮氧化物(NOX)致突试验阴性,其形成03的原理与高空臭氧层形成03的原理一致,但与雷电产生O,不同。光子O3制备过程,是以空气为原料,采用光子技术产生特定光谱(<200
nm)激发空气中氧分子,经Oz的化学反应(离解聚合)形成高浓度03,体现就地取材(空气)一服务人类一回归自然,即03在常温下转化为氧回归自然,符合绿色环保、生态平衡和“可持续发展战略”要求。人们完全能自由地驾驭03为人类服务的时代已经到来。
4.4 03用于食品、饮料消毒是一种理想选择。
对真菌的培养检测用一般培养基不易检出,而需用特殊培养基并需连续培养五日才获结果。食品工业每年中秋月饼、西点巧克力及饮料果汁,在保质期内出现霉变现象时有所闻,当然其中因素很多,但与消毒措施是否匹配、检测要求是否到位不无关系。
当今03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杀菌防霉。1997年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(FDA)宣布放弃对食品加工使用03的限制政策,承认03应用于食品加工符合“通用安全标准”(GRAS)要求(7),由此确定了03在食品加工业的新兴消毒剂地位,这一声明也成了O3技术发展的里程碑。传统的食品消毒杀菌方法已显然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卫生标准。实践证明,利用O3杀菌谱广、灭菌力强、消毒效果好、且无残留,没有二次污染的特性,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中对农副产品的技术壁垒,保持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,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。
03的功能有:消毒灭菌;防霉保鲜;解毒净化;除臭脱色;洁水增氧;氧化防污;医疗保健。臭氧被誉称为少有的可直接对食品使用的“洁净消毒剂”。03对人的健康有无影响,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,研究甚多。从环境流行病学资料,没有发现暴露于03等氧化剂与肺癌危险性之间有任何关系,动物实验中亦没得到致癌证据(8)。1995年报道:动物持续长期的吸入03试验,显示03不致癌,03是迄今为止人类可利用的最强氧化剂。强氧化性灭菌消毒是世界卫生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。
参考资料:
(1) “臭氧用于HBSAg的灭活”王芳《消毒与灭菌》6(3)P145,1989。
(2) “环氧乙烷杀真菌作用”薛广波《实用消毒学》P.279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。
(3) “臭氧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”陈君胜等《动物微生态研究进展》P.123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,2000。
(4) "牙签、棉签也有污染”,姚齐龙《大众医学》4(上半月)2003。
(5) “真菌”薛广波《实用消毒学》P54,P60同上。
(6) “臭氧开发应用作为‘可持续发展战略’实施的内涵之一”,陈君胜等《中国现代医学论坛》大型系列丛书1999。
(7) “美国臭氧技术发展动态”Rip G.Rice((Ozone
Science&Engineering))21(2)1999摘自《国外臭氧技术资料选译》(1)臭氧技术信息服务网编印P.1—10
1999。
(8) 《环境医学》P46王绍汉等,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。
返回
返回园地栏
|